|
 |
自古以來,人類文明社會因藝術創作的出現,而使得追求生存的基本願望,提升至享受生活的文化層次,甚至,更進階地進入探究人類生命意義的終極渴望。李仁燿先生首創的0.01公分小口徑瓶,不單開啟工藝進步的新文化,更引領傳統陶藝昇華至身心靈和諧的新美學境界。小口瓶有樸實的外表,但卻華麗的內在;簡單的線條,但卻撥人心弦的悸動;髮絲大的瓶口,但卻顯其巨大的文化影響力。口小肚大藏乾坤,細微精湛的工藝背後,隱含闡揚中國哲學中的「有容乃大」之文化精神,終使小口瓶成為世界的目光焦點。這些都是李仁燿先生歷盡生命焠練並由歲月積累而熟成的內心修為所致。
「鐵骨傲霜雪」,這是我初識李先生之時的感想。他是個志向遠大,不畏挫折,勇往邁進,卻又滿腹柔情的鐵血藝術家。別人的字典裡沒有「放棄」兩個字,他的字典裡卻僅有「堅持」這兩個字,這代表了主被動意義上的不同,也同時彰顯出他堅定不移的人生信念。是故,反映在使用的泥土成分上,他也別出心裁地使用含量高達26%左右鐵元素的苗栗在地泥土。這樣的堅持,來自於二十年前,差點發生雪山山難的一場事件中所獲得的深刻體悟。2006年工作室的一場火災讓他所有先前的努力付之一炬,為了砥礪自己的心志,他刻意行難行之道,挑選百微米級小口徑瓶作為創作題目,並甚至在颱風來臨時,待在山上進行工作,以求在艱困惡劣的環境中,激盪出美麗的創作靈感。如今,他榮獲第49屆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及許許多多無數的國內外獎項,這些肯定了他長年耕耘陶藝的滿腔碧血丹心,也成功地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美麗內涵。在李先生的工作坊裡,一邊聆聽他述說往事,一邊觀賞這富涵文化底蘊和人生哲理的小口瓶。朱紅色的圓潤瓶身,裝滿富貴吉祥、智慧莊嚴和圓滿,細小的瓶口,教導「厚積而薄發」及「虛懷若谷」的處世之道;搖曳的反射光影,輕輕地染紅了我的視野,也悄悄地喚起內心深處的真、善、美。李仁燿先生,你堪稱是美學領域的哲學家! |
撰文者:陳南光教授 |
|
|